返回日照人才網首頁 咱日照自己的招聘網站!
個人登錄 企業登錄
客服微信:13252118 客服電話:0633-6334156
首頁    |    找工作    |    聘人才    |    職業指導    |    教育培訓    |    會員中心 分站:莒縣  五蓮縣  嵐山區  開發區
為什么年輕人越來越反感“專家”?
2023-2-9  來源:央視網微信公眾號
專家的建議,又惹怒了年輕人。

最近,某學者表示,在鼓勵年輕人生育、婚戀的問題上,可以將法定結婚年齡下調至18歲,以此降低成婚門檻促進單身男女建立家庭。

此話一出,立刻引來無數板磚。不少人質疑:18歲正是接受教育的黃金年齡,此舉是否會不利于個人發展?

這只是眾多“年輕人被建議”事件中的一個。近一段時間,一些專家頗有“語不驚人死不休”的意味,比如“年輕人沒工作可以先結婚生子”“專家建議年輕人不要為了錢而工作”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買房子”“懲罰不生孩子的年輕人”“給00后增加工作強度”等。

這些觀點,看似為年輕人好,實則惹年輕人厭!澳贻p人為什么不愛聽專家建議”一度沖上熱搜,網友們紛紛表示:“建議專家不要再建議了”。

“專家”作為一種身份,帶有“知識權威”屬性。他們是在特定領域中擁有特殊知識、技能或受過特殊訓練的人。年輕人大部分剛步入社會,囿于自身知識有限,在求職、生育、情感、養老、理財等領域,有時需要聽取專家意見,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。

客觀地說,在專家群體中,有不少肚里“有貨”的學者,令人尊重。比如,有的教授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法律案例,為年輕人講解法律知識;還有的人化身“情感達人”,理論結合實際輸出觀點,解決年輕人的情感問題。

這些專家之所以能讓年輕人信服,除了深厚的理論知識,還有共情心理和堅定的職業操守,他們的建議在客觀上起到了普及知識、彌合矛盾、引領輿論的作用。

但有的“專家”則不然。他們顯得很不了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,從未考慮過年輕人的經濟壓力、健康壓力、就業焦慮和婚戀焦慮,每每以一種“不食人間煙火”“紙上談兵”“站著說話不腰疼”“何不食肉糜”的姿態指點江山。

年輕人雖然不是專家,但卻是生活的實踐者,他們知道什么樣的生活對自己有利。此類“雷人建議”一出,往往會導致情緒對立。

個別專家的“倫理陷落”尤其值得警惕。專家群體本身構成復雜,一些草根“偽專家”、“三無”研究機構的“專家”通過包裝,戴著五花八門的頭銜,涌向互聯網平臺,冒充權威之聲,甚至“跨界”對自己專業領域外的現象大肆評議,目的是為博知名度、最終實現“影響力變現”。

還有個別專家,絲毫不顧忌年輕人的感受,放棄學術中立原則,過度為商業利益代言。這種拋棄職業操守的行為,讓年輕人對專家的排斥與日俱增,以至于拉低了年輕人對整個專家群體的信任和期待。

“不經他人苦,莫勸他人善”。個別專家應從年輕人的難處和需求出發“三思而后言”,先問問這個政策放在自己家人身上行不行,再提有參考性和實用性的建議,而非發表一番不可行的“廢話”。

托馬斯·索維爾在其著作《知識分子與社會》中提出一個觀點:“知識分子的工作成果,往往是不需要負責的!毕啾柔t生做的手術出事故了,工程師設計的建筑倒塌了要承擔責任,知識分子提出的公共意見只是參考,出錯了也不會被追責。

但網絡平臺有公共屬性,不是某個人的”自留地”。專家更不是“真理的代言人”,一旦出錯,造成的后果危害很難估量。

“建議專家不要建議”,不是讓專家閉口不言,而是希望專家“從年輕人的利益出發”,少一些嘩眾取寵,多一些人文關懷,在理性溝通的基礎上,建立相互尊重的“公眾—專家”關系,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真知灼見。
    免責聲明:本網站轉發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日照人才網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收費標準     付款方式     法律聲明     關于我們     常見問題     聯系我們
日照人才網24小時服務熱線:0633-6334156,客服微信號:13252118,了解更多日照招聘信息,歡迎登陸日照人才網!
日照人才網版權所有© 2005-2023,本網站所有招聘信息,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法律顧問:山東賢合律師事務所 賈春雷律師
魯ICP備06037740號-1
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臀|91久久久精品无码|久热无码中文最新视频在线|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